朝天時聞見事件啓(신열도)

연행(燕行) 2011. 4. 5. 20:28 Posted by 아현(我峴)
懶齋 申悅道(1589[宣祖22]~1659[孝宗10])
<懶齋先生文集> 卷3, 啓 朝天時聞見事件啓 戊辰

臣以冬至聖節謝恩使書狀官。跟同上使臣宋克訒。前赴京師。事完回來。凡所聞見。逐件開錄于後。謹具啓聞。

[崇禎元年七月]
崇禎元年(1628)七月十一日庚午晴。臣等辭朝。
十二日辛未晴。留京。
十三日壬申晴。黎明發行。到臨津。午憇于長湍。夕抵松都。
十四日癸酉晴。留松都。以登州軍門揭帖禮單事及船隻篙工水手未及整齊之意。修上狀啓。
十五日甲戌晴。黎明發行。午憇于平山猪灘。夕抵平山。
十六日乙亥晴。黎明發行。午憇于舊安城。夕抵瑞興。
十七日丙子晴。早發午到鳳山。因留宿。
十八日丁丑。夜雨朝晴。日晩發行。午到黃州。因留宿。
十九日戊寅晴。留黃州。
二十日己卯。雨終日。阻水未發。以全羅船隻不卽到泊事。修上狀啓。
二十一日庚辰晴。巳時發行。夕抵中和。
二十二日辛巳晴。病留中和。
二十三日壬午晴。早發午到平壤。因留宿。
二十四日癸未晴。留平壤。
○二十五日甲申晴。留平壤。
○二十六日乙酉晴。病留平壤。
○二十七日丙戌晴。病留平壤。
○二十八日丁亥陰。病留平壤。
二十九日戊子晴。臣等乘船于浿江。査點一行員役及梢工水手。分屬各船。船凡四隻。而貿販船則據平安監司臣金起宗移文。稱以第五船。譯官則稱以射手。錄于計開咨文中。辰時乘船。因留待風。

[崇禎元年八月]
八月初一日己丑陰雨。午後乘汐水發船。纔行十餘里。過祖旺灘。灘淺舟閣。宿舟中。
初二日庚寅陰雨。風勢甚順。午後發船。夕泊于龜岸。龍岡地 是日行九十里。宿舟中。
初三日辛卯陰雨。阻風停泊。未時開棹。行十五里泊于仇吾地。東黃州西龍岡 宿舟中。
初四日壬辰。午時發船過急水門。東黃州西龍岡 兩崖相對如門。衆流所匯。湍勢悍急。行八十里泊于禿山。三和地 宿舟中。
初五日癸巳晴。天未明發船。行六十里。泊于松串。長連地 第五船自安岳追到。
初六日甲午晴。午後發船。行三十里。泊于朱羅島。宿舟中。
初七日乙未陰。辰時大風雨。無所依泊。還棹入松串。
初八日丙申陰。阻風仍留松串。宿舟中。
初九日丁酉晴。逆風不止。仍留宿舟中。
初十日戊戌晴。發船至朱羅島。逆風又作。仍爲停泊。
十一日己亥晴。辰時東風乍起。掛席而行。過德島凜如砥柱。申時泊于石多山前洋。平壤地 是日歷三和,龍岡,咸從等邑。行二百里。宿舟中。○蓋此水路。自浿江至急水門二百里。自急水門至石多山三百里。通共爲五百里。急水門以上。舟閣淺灘。必乘潮汐之勢而運行。急水門以下。正當江海之交。湍勢悍急。又多惡草。洋中暗灘謂之草 必潮水方盛。風勢恰順然後可以行船。而潮盛風順之日。絶無而僅有。臣等淹滯海曲凡十有二日。而始達于石多山。若自平壤直抵石多山。則其道里相間。不過一日程也。舍一日便近之陸路。而由迂遠險惡之海道。使臣艱危之狀。有不足恤。而遷延之際。秋氣漸高。風勢轉緊。萬里越海之行。恐或不及於節日。此豈細慮也哉。平安監司金起宗之必使乘船於大同者。蓋欲省陸路供億之費。以紓殘民一分之力。而臣等愚意以爲平壤則殘敗無形。而如海西沿海諸邑。被兵不至甚酷。猶足以接應使行。日後赴京之行。使之直到海西。乘船於殷栗之廣嵓。或豐川之許沙。則平壤自無廚傳夫馬之弊。而使行亦免艱關淹滯之患。變通之擧。似不可已。事係聞見。惶恐附陳。以備採擇焉。
十二日庚子晴。黎明乘順風。掛席而行。過雲從島夕抵皮島。是日行四百里。未及都督鎭五里許。止泊于後洋。宿舟中。
十三日辛丑陰。移泊于毛鎭前洋港口。聞都督前此已向三坌河。或云時在長山島。臣等送名帖及禮單於副摠毛承祿。承祿辭不受。要討一路護送文字。則毛副摠及中軍陳繼盛。各爲票帖一度。俾達於都督所駐處。午時譯官李大立賫有旨及登撫咨揭而來。臣等卽爲祗受。修啓上送。椵島周廻可三四十里。地勢環抱向北。而前有孤峯陡起臨海。毛鎭在峯下。人居稠密。倉儲亦多。
十四日壬寅陰。矴索斷絶。令譯官呈請於副摠。副摠卽差夜不收許貿新件。日沒後移泊于港口前洋。昏大風。
十五日癸卯晴。逆風不止。夜半始因順風。掛篷而行。過車牛島。
十六日甲辰陰。黎明過薪島。巳時到鹿島。日候陰曀。颶風忽作。不得已停泊洋中。波濤掀蕩。達宵不定。夜半因微風發船。未及石城島一息許。而天已曙矣。
十七日己巳。載陰載陽。辰時到泊石城島。自皮島抵石城一千一百里。島中有軍兵屯守。臣等前在皮島時。聞海中有水賊。令譯官持名帖土物。往見守將。仔細探聽。答以六月間。果有水賊。摽掠唐船數隻於平島近地。而伊後無聞。使臣可放慮而行。島之周廻二十餘里。迆東迆北。皆有島嶼連陸。人戶幾數百。留屯軍兵亦可數千。而守將卽中軍程蘊也。
十八日丙午陰。大風掀蕩。雪浪滔天。仍泊石城。初昏因順風發船。月色如晝。竟夜而行。比及長山島。日已出矣。是日行三百里。
十九日丁未晴。巳時大風。仍泊長山島。島中有軍兵屯守。參將劉印科領之。臣等書送名帖。則參將卽爲回帖。遺米漿雞菜等物。臣等以紙扇等物謝之。仍問水賊之奇及都督所住處。答曰小賊有時出沒於三山平島之間。而貴船長大堅緻。賊以小船撞觸不得。但遇疑船。切勿買賣來往也。都督自三坌河來至平島。爲颶風所驅。泊于皇城島。而登撫要面議軍務邀去。時無東回消息云。島之地形。寬平闊大。周廻五六十里。兩面島嶼環擁。只有東西港口。眞藏船處也。人居五百餘戶。
二十日戊申晴。因順風發船。未及廣鹿島一息許。西風㬥作。舟楫掀蕩。人皆失色。遂斜帆而行。日沒僅泊廣鹿島港口。唐船數十隻來住。皆登州運糧船也。夜大風。是日行二百里。
二十一日己酉晴。夜大風。廣鹿島形勢在諸島最雄。又有軍兵屯守。居人甚多。巳時發船。夜三更泊三山島前洋。距廣鹿三百里。
二十二日庚戌晴。雞鳴時到三山島。祭海神。日候淸明。而西風又起。不得開棹。因泊島東五里許。
二十三日辛亥晴。阻風停泊。午時唐船數十隻。乘風掛帆而來。使一差官向我船問曰此是何㨾船。因討出文憑。臣等卽以陳中軍票帖與之。小頃差官領軍十餘名。持兵器突入船。又討出文憑。臣等答云旗面旣書進貢船。雖不見文憑。有何可疑。差官大怒。令綁縛譯官黃孝誠。督出國書甚急。不得已出兵部預備咨示之。差官遽卽奪取。跳入厥船。臣等令譯官輩力爭其不可。而差官多發悖語。掉舟而去曰老爺今泊廣鹿島。陪臣可來聽分付而去。臣等計無所出。遂卽回棹。因順風申時達廣鹿島。都督已過矣。仍爲停泊。夜半我國船一隻到泊。乃進香使通事金克俊等。被執於游擊毛有堅而來也。聞使臣洪霶已還登州。而卜物盡數被奪云。
二十四日壬子晴。留泊廣鹿島。見奪咨文。當卽推還。而差官已去。追之無及。不得已臣等發向登州。卽差譯官朴廷俊。賫呈文前進督府。使之推咨文受票帖。而追及於登。是夜西風大作。波濤震蕩。
二十五日癸丑晴。逆風不止。仍留廣鹿島。
二十六日甲寅晴。逆風。留廣鹿島。
二十七日乙卯晴。逆風。留廣鹿島。
二十八日丙辰晴。巳時北風乍起。斜帆而行。夜半回泊于三山島。
二十九日丁巳晴。曉發三山島。行祭于龍王堂。初昏泊平島。相距百里許。前所經諸島及平島旅順口。皆管轄於都督府。

[崇禎元年九月]
九月初一日戊午。西風猝起。陰雲四塞。仍留平島。
初二日己未晴。雞鳴時。北風乍起。斜帆而行。望見我國船二隻。自旅順口迤向平島。似是進香使臣洪霶之行。而相距杳茫。不可了了。纔到水宗。逆風大起。舟子惶懼。將回向旅順口。忽遇順風。船行無滯。申時到泊皇城島。是日行七百里。島之周廻二十里。南有島嶼。相對環擁。巖石奇怪。沙礫明淨。爲諸島中奇勝。
初三日庚申晴。平明棹出十里許。無風停泊。午後南風作。移泊港口前洋。初更進香第三船過去。因見譯官鄭愼男等。得知進香使行昨果經過。而登州卜物被奪之說。亦不虛矣。因其行。付上前日廣鹿島所封狀啓。
初四日辛酉晴。風勢甚惡。卸舟入島中。有軍兵屯守。以港口闊大。無避風處。故唐船數十隻。皆掘港藏置。千摠莊作忠領之。每於春秋。輪遞防守。自皇城至廟島。皆管轄於登州。夕同上使出宿于海潮寺。島之地形。三面皆島嶼。而惟東臨大洋。寺在嶺腰。俯壓一島。金碧煥耀。有住持號國常者。頗聰慧解文字。又有智宗上人年十八。豪爽俊邁。入處憚室。硏朱點經。延入進茶。榼中果物。皆是橘皮,冰糖,雪交,龍眼,荔枝之類。
初五日壬戌晴。阻風因留皇城島。
初六日癸亥晴。巳時開船。夜二更到泊鼉磯島前洋。風勢顚猛。終夜掀蕩。距皇城島二百里。
初七日甲子晴。東南風轉緊。移入港口。有軍兵屯守。都司衛時炤領之。投送名帖及若干物。衛卽回帖謝之。
初八日乙丑晴。阻風仍留鼉磯島。終夜大風。
初九日丙寅。大風微雨。午後乘順風發船。過眞珠門。申時泊于廟島。島有天妃廟。天妃卽東海廣德王第七龍女也。凡舟行過是廟者。有禱頗著靈異。前代立祠封號。本朝增修勑封楊總兵國棟。重修廟宇。立石記事。並爲毛帥所打破云。是日行二百里。島之周廻不過二十里。前有長山島。環擁相對。峯頂逐設煙墩。佛宇之煥耀。過於皇城。又有軍兵屯守。把摠趙奇齊領之。
初十日丁卯晴。午後發船。日沒到泊登州水城門外。風浪激射。兩船相觸。幾至破碎。以竹篙撐拒而得免。夜二更下陸。宿于登極使依幕。是日行八十里。
十一日戊辰晴。留登州。早朝參將陳良謨。遣其中軍王勝。要一行員役梢工水手及各船所載物件。一一開錄。臣等以前無規例爭之。勝曰都督分付如此。不可不爲。臣等恐惹生他變。不得已開錄與之。陳乃毛帥標下參將。管糧留登者也。臣等欲定舍館。而登人不肯許。蓋前此兩使行。水手輩與華人爭鬬生變故也。陳參將出票文定館於城外任姓人家。任乃鎭江人。避亂移居于此。臣等嚴立條約。令水手及員役輩毋得出入買賣。
十二日己巳晴。詣軍門行見官禮。於階上再拜。軍門答再揖。入而行茶。卽趨出旗鼓官郭士綽。督呈禮單。恐喝通官。而衙門軍卒需索無已。皆前此所無云。軍門孫國楨。浙江慈溪縣人也。登州隷山東省。高山阻於前。大海環於後。其俗少文。行好鬬訟。城池壯固。閭閻櫛比。市廛逼側。物貨堆積。搢紳第宅牌樓相望。有本朝陳鼎官至按察使。子其學官至南京刑部尙書。戚繼光嘉靖間討平倭冦。官至摠督。此其表表者也。
十三日庚午晴。留登州。早朝詣知府。知府往敎場不得見。仍祗謁文廟。五聖及十哲。皆爲塑像。東西廡設木主。殿宇荒凉。板檻摧折。寂無弦誦之聲。第四船追到。
十四日辛未。大風雨。留登州。令譯官呈咨文禮單於知府及海防廳。知府蕭魚海,海防同知賈名傑俱送謝帖書儀。夕軍門掾房來査一行員役內。赴京幾名。留登水手幾名。總兵又送票文。令査報員役。卽爲報單以送。各衙下隷需索土物。罔有紀極。撫院中軍羅寰英送帖。以爲將以十五日潔治杯茗。奉迓車徒。用慰賢勞云。是日風浪震盪。第二船致壞。
十五日壬申晴。留登州。早朝詣兵備衙門呈咨文及禮單。兵備王廷試乃江西南昌人也。午後羅中軍設宴于敎場。臣等辭以小邦飢荒。寡君減膳。進參盛禮。有妨私分。軍門固請。不得已往參。凡七酌而罷。夕海防中軍來査一行員役及水手計開而去。蓋留登水手粮饌。自本廳支放故也。
十六日癸酉晴。留登州。詣軍門謝宴。軍門令免見。以米商事呈文。午後兵備中軍朱應辰以兵備令設宴敎場。臣等往參焉。夕見軍門告示。以爲朝鮮由登進貢。雖爲慕義。但迫逼虜酋。未必無觀望之意。又査訪得麗人。假借進貢。潛買硝黃。轉爲虜有。深爲大害云。臣等見之。不勝痛惋。
十七日甲戌晴。留登州。以軍門告示事。擬構呈文辨誣。
十八日乙亥晴。留登州。辨誣事。以軍門不坐不得呈。午後因皮島回還唐船。付送到泊登州狀啓。
十九日丙子晴。留登州。聞軍門被參遞職。雷伴送靈雨送欑盒。自前使臣於伴送處有禮送之例。卽以土物回謝。如各衙門中軍及蓬萊縣丞主簿之類。皆送拜帖欑盒。蓋爲需索土物也。
二十日丁丑晴。留登州。聞貴州道御史任贊化奏本。媚臣附權。起禍殃民。伏乞聖明早賜夬斷云云。語甚切直。令人欽歎。
二十一日戊寅晴。留登州。朝譯官等詣軍門。賂旗鼓官。始得呈文。夕軍門批下有云登地土人客商。往往有嗜利私結貿易。本院出示嚴禁。正防其漸。爲柔遠之永計。
二十二日己卯晴。留登州。朝詣軍門。因聽事吏又呈文。軍門批下以爲國家封疆事重。不得不預防其漸。仰嚴諭從人。俾無私買違禁等情。自然地方相亮。何必嘵嘵多辨云。是日卽撤告示。夕送差于臣等及登極使船所査點格軍。
二十三日庚辰晴。留登州。前詣督府譯官朴廷俊與伴送周世登偕到。聞毛帥以臣等不卽追進。受票發怒。欲使我人不得買賣於登地。而自專龍斷之利。起送差官。令押回船隻及員役物件云。夕差官文高來見臣等曰。進貢員役外夾帶雜人。當盡爲押去。臣等答以自有計開咨文。何敢夾帶。高曰明朝當復來査。
二十四日辛巳晴。留登州。早朝伴送周世登送毛帥牌文。略曰朝鮮國貢船。例有督押差官。以防夾帶。仰本官候都司文一到。協同査盤夾帶情弊及在船貨物外。聽都司文督押三船回鮮。其二船官吏。聽憑本司督押進貢云云。巳時周世登與文高偕來。査點員役物件。責出夾帶人。臣等答以員役數目。俱載咨批。梢工水手射手名目。亦錄在計開中。安有國書外夾帶人邪。高曰雖無夾帶人。三船及員役物件。依都督令當押去云。臣等答曰員役皆以國王命押領方物。進貢京師。俺等知有君命。不知其他。高曰陪臣之受命國王。俺之承差都督一也。都督旣令押回。安敢違令。臣等答曰此有撫院大衛門。可以稟處。高曰撫院管內地。都督管海外。自不相干。臣等又言節日已迫。若捉挐員役去。何以押領方物。及期進貢。高曰進貢事。於吾無關。言辭絶悖。仍令其家丁五六人。晝夜守直于臣等館所。
二十五日壬午陰。留登州。以差官攔阻事詣軍門。將欲呈文。適逢雷伴送。細陳曲折。且言呈文之意。雷曰若爲呈文。吾當周旋云。
二十六日癸未陰。貿販譯官及員役等。私聚白金七百。以賂差官。差官以爲員役若干人雖放還。而船隻當押去云。壑欲無厭。誠可痛矣。
二十七日甲申晴。留登州詣軍門呈文。而不卽批下。惟批米商事。略云內地卽有餘糧。鞭長不及馬腹。昨行道府會議。俱具文難其事。本院已批行該道。仰本官入貢。面行奏請。取旨定奪可也。
二十八日乙酉雨。留登州。雷伴送貽書催行。
二十九日丙戌大風。留登州。早朝文高來到。面給兩件咨文。而拈出員役張應善等十餘人。又奪卜物二十餘隻。封置一處。並欲押去。上通事禹啓賢多發憤言。文大怒綁縛而去。尋放送。
三十日丁亥大風。留登州。令譯官呈計開咨於軍門。又以回咨揭帖事呈文。批云昨日回咨據呈。令賀登極陪臣赴領至日給付云。臣等館主任姓者。言員役處。收靑布一千二百同。給付差官。則船隻及員役皆不押去云。蓋與陳良謨,文高通謀。操縱在於渠手。奸巧莫甚。

[崇禎元年十月]
十月初一日戊子陰。留登州。海防廳牌文來到。牌文略曰登州府海防同知賈。爲急催鮮人赴京事。准本府關蒙海防軍門孫批。朝鮮陪臣宋克訒,申悅道等。呈前事蒙批。仰登府査照舊規。行速督赴京徼等因。批府關廳准此。合行差人急催爲此牌仰本役。卽催朝鮮陪臣等。限次日起行。星馳赴京。不許容留在登。致誤公務不便。須至帖者。
初二日己丑晴。留登州。早朝令譯官呈文于海防廳。夕雷伴送貽書。以爲海防廳據呈文轉報登府。登府轉報軍門。開諭差官。毋令押去船隻員役云。是夜呈禮單於摠兵衙門。
初三日庚寅大風。留登州。臣等雇騾子。將以初五日發行。而差官猶不許放送員役。意在徵索土物也。夕軍門出票許。令我國人買賣。聞其親屬自南方多賫物貨而來。故爲此出票云。誠爲可駭。軍門兵備知府多官。無不貪婪。而惟海防同知賈名傑淸愼可稱云。是夜員役等。賂差官始得放。
初四日辛卯晴。留登州。早朝往謝軍門。又送拜帖於參將雷伴送。謄送海防廳知府申文。大槩及軍門批。軍批略曰進貢大典海外官。何得擅自羈留。仰該府速速督行事。竣移令該國酌處云。我國使行船隻。前例若具上副使則駕坐外各有夾帶凡六隻。若單使則船止四隻。外此加數。乃貿販船也。登人無不洞知。故海防廳水手散料票文。指第五船爲貿販。而不爲散料。且前此則私船貿販船皆呈咨。而今則旣稱第五船。故未得呈咨。毛將所謂夾帶私商。軍門所謂假借進貢者以此。臣等雖呈文辨誣。而不爲聽施者。蓋無怪矣。
初五日壬辰晴。周伴送世登來査方物員役駄數及留登物件數目。巳時發登州。夕抵黃縣。遇登極使臣韓汝溭,副使臣閔聖徽,書狀官臣金尙賓等。細聞北京事情。因其行修付狀啓。宿城外民家。縣屬登州。相距六十里。
初六日癸巳晴。曉登極使行發向登州。臣等辰時發行。午憇白馬舖。過麻姑仙里。見盧仙遺踪。夕抵黃山驛。驛隷登州。距黃縣六十里。
初七日甲午晴。早發午憇新城舖。夕抵朱橋驛。是日行六十里。
初八日乙未晴。早發過宋辛次膺故里。午憇萊州二十里舖。夕抵萊州東館馹。是日行六十里。州隷山東省。羅山亘其東。濰水阻其西。神山據其南。渤海枕其北。風土甲於靑齊。其俗好經術矜功名。城郭之雄。人物之殷。無異登州。而人才之盛倍焉。如甯戚,晏嬰,鄭玄,蔡齊。俱本州人。又有本朝張信掖縣人。性至孝。母病求醫不效。遂仰天發誓。引刀取脇下血。和麵以食之。母病遂愈。事聞旌表。擢拜少卿。城東二里許。有侯侍郞墓。侍郞名東萊字儒宗。以兵部侍郞。贈三代誥命。刻在碑上。又作享堂於墓前。紫檀羅列成行。○知府李鳴珂。掖縣知府洪恩炤。
初九日丙申晴。早發萊州。由城東門入。歷謁呂東萊書院。蓋以東萊之先。實萊人。故祠之也。西門內有孫給事善繼林園。循長廊數百步而入重門。別院書堂碁閣名花異草木假石假之類。竆極奢麗。不可勝記。午憇三十里舖。所過學田皆立碑爲表。歷掖縣度沙河。夕抵灰阜驛。是日行七十里。
初十日丁酉晴。早發渡新河。河水渾濁。不見其底。中火於福庄店。渡淮河。夕抵昌邑縣東館馹。是日行八十里。所過大道如砥。村落舖店。在在相望。槐柳掩映於左右。縣屬平度州。知縣李聯芳淸簡有政聲。
十一日戊戌晴。早發昌邑。穿城中而過街。路間牌樓相望。其著者都御史馮續,兵部侍郞葛縉,左副御史孫夢豸也。南門外有關西夫子廟。以其地名同昌邑。故立廟於此。過四十里舖。有營丘舊封。卽王彥方故里。午憇寒亭店。亭卽寒浞所封故名。歷濰縣二十里舖。有晏平仲故里。又十里舖。有孔融廟。揭號文擧甘棠。渡古白浪河。榜曰北通渤海。南遡穆陵。夕抵濰縣東館馹。縣屬萊州。距昌邑八十里。知縣乃秦煕。而時未上任云。
十二日己亥晴。早發行十餘里。過濰水。卽韓信囊沙上流也。又過魏孝子王裒及逢萌故里。望見孤山。上有伯夷廟。以伯夷居北海之濱。故後人因祀之。道側有碑。刻伯夷待淸處五字。夕抵昌樂縣東館馹。距濰縣五十里。知縣劉秀芳
十三日庚子晴。早發過東方朔舊壠。古劇都城及堯溝放勳橋。渡洰洱河。午憇河邊店。又過白楊河。夕抵靑州府東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州隷山東省。東有瑯瑘卽墨之饒。南有泰山之固。西有濁河之限。北有渤澥之利。其俗好經術矜功名。務農桑崇學業。府之形勝雄偉。比登萊過之。知府王極湖廣人
十四日辛丑。夜雨朝陰。巳時發行。由城中而過。有孟嘗君遺址。又有親藩衡王府。宮闕侈麗。街上牌樓無數。兵部尙書石茂華,太學士王珝,禮部尙書馮琦號琢菴。三世顯仕。兵部尙書邢玠其最著者也。過馬耳門。其上新構寺刹。突兀中天。盛張佛事。遠近士女頂盆燒香而往者塞路塡街。出古城門。迆過靑龍橋。富相亭。午憇淄河店。路傍有齊桓公景公宣王墓。皆有碑表。牛山在淄水之南。榜曰牛山淄水。管鮑墓在牛山下。兩塚相連。有如同穴者然。渡淄水夕抵金嶺驛。距靑州七十里。
十五日壬寅晴。早發金嶺。午憇張店急遞舖。夕抵長山縣南館馹。距金嶺七十里。有榜曰廉士芳名處。卽於陵仲子故址也。山勢自登以後。飛騰趻踔而西。至掖縣界而斷焉。自昌邑迆南而復起。至靑州爲雲門山。雄峙秀麗。至臨淄爲牛山而不甚高大。又邐迤漸遠。突兀高起。爲長白山。縣名長山以此也。一名會仙山。縣屬靑州。知縣馬斯臧有德政。甚得民心。夜二更大雷雨。
十六日癸卯晴。早發過劉閣老鴻訓第。新揭金榜曰帝心妙簡。西門外有孝婦河。昔有顔文姜事姑孝。姑喜飮歷山新泉。顔氏常越險汲來以供之。忽於室傍新泉涌出。遂至成河。宋進士王餘有詩曰好將此穴無竆水。洗盡人間不孝心。宋時封順德夫人。又過伏生廟。午抵鄒平縣西館馹。是日行三十里。城內有時任浙江廵撫張延登花園。榜曰寄淸園。高堂凉室。曲欄層軒。極其華麗。石假尤奇壯。宛有蓬壺之趣。延登三世顯仕。其孫同居,廣居等出接。皆俊士也。
十七日甲辰陰。早發鄒平。午憇靑陽店。夕抵章丘縣東館馹。自鄒平西望長山奇秀。中有古刹。乃范文正讀書處。有懷范樓云。知府錢弘謨
十八日乙巳晴。早發章丘。過濛河。有石橋長可四十步。下有虹門七八所。南望長白山。蜿蟺扶輿。環擁而西。中有閭閻。左右櫛比。夕抵龍山驛。是日行四十里。有喪家招僧設樂。笙簧交奏。蓋爲發引時娛神。預爲之習樂。極可駭異。
十九日丙午晴。早發龍山。午憇王舍店。山脈自長山至此。皆騰躍而西。萃於濟南。府之西南。一支蜿蟺。而北爲華不注山。或斷或續。又萃於濟南府之西北。勢極雄偉。夕抵濟南府東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
二十日丁未陰。留濟南府。令譯官呈咨於軍門知府。
二十一日戊申晴。發濟南府。歷謁虞舜廟。廟在府城南門內。榜曰玄德殿。二妃祠在舜廟之西。舜泉在舜廟之東。歷山在城南五里。卽舜耕田處。今爲書院。趵突泉在院之西。泉脈從石竇噴出雪浪。常如沸湯。一名瀑流泉。以奇觀名天下。省城周廻十五里。形勝憑負海山。爲兩路要衝。俗務耕作。士尙功名。民物之殷。甲於靑齊。茅焦,伏勝,終軍及本朝薛瑄鐵鉉。皆本府人。鐵鉉洪武間爲山東布政使。及靖難兵起。募軍固守。事定械至京師。不屈而死。行過十五里許。望見泰山。氣像雄偉。距濟南一百七十里云。過濟河有大淸橋。長數百步。下作九虹門。往來帆檣。皆由此出入焉。夕抵濟河縣北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瀑流泉源出王屋山。伏流至濟河縣涌出。過黃河溢爲滎波。西北至黃山渴馬厓。伏流五十餘里。至城西復涌爲北泉。或於上流汎糠以驗之信然。至是會諸泉入城。匯爲大明湖。流爲小淸河。濟南名泉七十二。瀑流爲上。金線珍珠次之云。泉上有臺曰漱玉。東畔有白雪樓。樓前有石橋橫跨方塘橋上。榜曰蓬山遺跡。其北有來鳳對泉二亭。又有觀瀾亭。以祀呂洞賓。自潄玉而南。有水鑑亭。亭外有石橋。橋下之水。西流與趵突泉下流合。
二十二日己酉陰雨。留濟河縣。
○二十三日庚戌陰雨。留濟河縣。
○二十四日辛亥雨雪。留濟河縣。
二十五日壬子陰曀。日晩發濟河。午憇晏城店。過漯水。路逢泰山進香人。金符帖額。大羣千餘。小羣百餘。幢前羅。杠蓋後隨。塡街塞路。晝夜不絶。以祈福利於天仙聖母,碧霞眞君云。夕抵禹城縣西館馹。距濟河七十里。城中有禹廟。
二十六日癸丑陰。早發禹城。午憇黎吉店。過東方朔故里。夕抵平原縣北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省城周廻四十餘里。城外人物殷盛。知府殷聘之有善治聲。
二十七日甲寅晴。早發平原。城內有顔眞卿廟,三義廟。歷管輅故里。禰衡高樓及桃園故地。行三十里。午憇由六店。夕抵德州。州爲南北要衝。商賈輻湊。車馬騈闐。城郭之雄。民物之殷。市肆之盛。倍於登萊。與濟南相甲乙矣。是日行九十里。知州李應元
二十八日乙卯晴。早發德州。過衛河。河不踰數丈。而渾濁不見底。東南漕運。皆由此達于天津。官船商舶。首尾相接。津頭人馬騈闐。未易得涉。午憇南柳枝舖。過董子下帷處。夕抵景州南館馹。是日行六十里。
二十九日丙辰陰。早發景州。過董子祠及周亞夫細柳營。夕抵阜城縣南館馹。距景州五十里。知縣郝士遂。華陰人。
三十日丁巳陰。早發阜城。午憇富庄驛。過滹沱河上流。夕抵獻縣南館馹。是日行八十里。知縣李粹白。有政聲。

[崇禎元年十一月]
十一月初一日戊午晴。早發獻縣。渡二濁河。午憇商家店。夕抵河間府。是日行七十里。府隷北直戰國時爲燕齊趙三國之境。東濱滄海。西麓太行。其俗敦厚淳朴。貴德而務農。府東十里。舊有蓮花亭。賊臣魏忠賢新之。金碧照耀。自獻縣土地泥淖。築長垣設畫橋。榜曰八方通濟。三輔要津。蓮花之東西畔。各構小亭。陂池相連。柳絲如織。爲一府勝槩。皆忠賢所建也。亭之北。夾路作長廊。高立牌樓。蓋頌美忠賢者。而及忠賢敗。皆撤去云。
初二日己未晴。早發河間府。過蒲禾毛萇授詩處。其書院在尊福鄕。午憇新中鎭。夕抵任丘縣南館馹。縣屬河間。漢平帝時。中郞將任丘所居。故名通衢。有牌樓鐫石爲之。太子太傅左都督田爾耕所建也。爾耕以忠賢腹心。恣行不義。及忠賢敗。爾耕亦被誅戮。籍其田舍云。是日行七十里。
初三日庚申晴。早發任丘。行四十里。憇牟州店。自此漸近易水。陂澤汎溢。每當夏澇。平陸成海。築長牆三十餘里以通道。道傍萬柳垂陰。十里五里。畫橋相望。皆忠賢所築也。渡易水。過召公遺化牌門。夕抵雄縣南館馹。縣卽古雄州。今隷保定府。士夫家返魂者。前導儀物。皆象生時。五服之人以次護行。婦人擁帳以來。而但鼓吹沸天。喪主不哭。士夫有識者亦如此。極可駭異。是日行七十里。任丘城內。牌樓相望。卽兵部尙書李汶,刑部尙書閔煦,左副都御史邊復初。而李閔二尙書。皆十世承恩者也。
初四日辛酉晴。早發沿河而行。河名拒馬。兩邊築牆三十里。以障水患。卽宋與遼分界處也。午憇白溝店。過三義廟王嬙故里。夕抵新城縣南館馹。縣隷保定府。有督亢勝跡牌門。是日行七十里。雷靈雨,周世登等要索盤纏。而行槖蕭然。未能優給。世登怒形於色。
初五日壬戌。早發新城。大霧四塞。不辨咫尺。過燕丹故閭。午過涿州境三家店。州西南五十里許。有樓桑村。卽漢昭烈故居。有廟在焉。夕抵州之南館馹。是日行六十里。自濟南府所經無一點山。至此忽見西山鬱然。山卽太行之一支。迤向西北。擁衛皇城者也。
初六日癸亥晴。早發涿州。城中閭閻櫛比。物貨山積。城池壯固。雄於畿輔。夕抵良鄕縣南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縣屬順天府。樂毅墓在縣南三里。涿州北三四里有石橋。長二百餘步。榜曰萬國朝宗。橋之左右。皆作石欄。河上數里。夾築石堞。以防河決。又十餘里有石橋。長百餘步。極其高壯。橋邊有巨刹。皆魏忠賢所造也。所過多寺刹。皆揭以封勑。
初七日甲子晴。早發良鄕。午憇廟堂。過蘆溝橋。橋長數百步。設石欄爲獅形。下有十虹門。橋之宏侈過於濟河之太淸橋。夕抵大井店。是日行五十里。
初八日乙丑晴。早發大井店。行十餘里。抵阜城門外。我國使臣。例由朝陽門入。故循城而東。過宣武崇文二門。抵東嶽廟。佛宇侈麗。塑像累千餘。傍有道院。道士數人居之。少憇更衣。使上通事先呈報單於監門內官。內官受賂後方許受單。過廣仁長安等街。申時到玉河館。館於西照。琉球使臣林國用,毛繼賢等。以冊封奏請。先已到館。留在東照。是日大風。沙塵漲天。○自登州至皇城一千七百餘里。大道如砥。無一險阸。村居野店。十里相望。鳴吠四達。煙樹迷空。商賈行旅。絡繹不絶。公卿士庶第宅連雲。數百年昇平氣像。於此可見。但風俗重名利捐廉恥。輕喪制尙鬼神。文廟書院。鞠爲茂草。佛宇道觀。輪奐增新。緇黃之徒。與士女雜處。而絃誦之聲。罕聞於里閭。
初九日丙寅晴。在館。聞閣老劉鴻訓以受賂被參。序班陳允中,韓孔麒來言鴻臚寺呈報單時。當優進禮單。下吏亦宜優給云。
初十日丁卯晴。令譯官呈報單於鴻臚寺。多用情費。小甲來言明日四更頭。詣闕見朝。已爲出票云。
十一日戊辰晴。四更頭詣東長安門外。監門閹官受賂許入。過承天門端門。至午門外。少憇朝房廡下。待天明。序班引詣常參官班行之後。四拜三叩頭而退。詣光祿寺。領欽賜酒飯。纔設卓上。已被人攫去。還詣午門外。一拜三叩頭而出。聞館夫謂譯官曰前此兩使臣之行。皆留土物於登州。私貿物貨。盡被毛將所奪。而你等又爲留置於登州。當告于提督主事。行文取來云。蓋館夫等詳聞曲折於騾主處而有是言也。令譯官細陳毛差驅迫收稅曲折。今若輸來。必有大患云而不之信也。
十二日己巳晴。曉詣靈濟宮。參冬至初度演儀。少憇東長廊。聞鼓而出。立于中庭。俄而殿上有鳴磬聲。皇上殿坐時擧動也。千官分東西序立。北向朝謁。贊唱四拜。拜畢跪良久。又四拜而罷。午時提督主事莊應會下館。仍招通事黃孝誠,禹啓賢等詰之曰。進貢員役賫來土物。開市買賣於館中。自是古規。聞你等留置於登州。難免私買之律。今當行文取來。土物數目一一錄呈。孝誠答曰使臣到登之後。毛差追到。査點物件。封置一處。使之買賣收稅。故不得已留置而來。非小的等敢欲私賣而然。今若推來。陪臣歸路必生大患矣。提督不聽。督呈數目。小甲往來如織。臣等竊念貿販之物。旣未呈咨。而提督託言私買而行文取來。則不無勒奪之慮。不得已書呈土物若干。周世登挾憾於盤纏等事。自請往登押來。館夫等又百般慫惥於提督。而提督自是不廉之人。必欲行文取來。
十三日庚午微雪。在館。早朝小甲來督取來呈文。以事係毛營。構呈文書送。
十四日辛未陰。在館。小甲來言一昨呈文。提督不爲聽理。又督呈文。臣等又以不可取來之意。書送呈文。
十五日壬申晴。在館。午時小甲持示印本毛鎭塘報。十月初七日。據游擊曲承恩飛報。探得㺚賊猝犯義州。破毁城樓。改造船隻。而於鴨綠江渡兵運糧等情。初八日又據南路大旗尤吉龔也祥,守備毛永華飛報。探得黃州太守李碩達,差官李孝信等。帶領馬兵百餘名上城。來看公文。口稱賊兵已近王京八十里下營。止隔一河。麗兵堵住淺水。未知勝負。今先差後報。探的信另再飛報云云。看來心膽墮地。員役輩至有號泣者。
十六日癸酉晴。詣禮部行見堂禮。序班引詣臣等於磚上。三揖四拜。又一揖而出。尙書郞官每於拜禮時答揖。因詣儀制司主客司亦如之。蓋表狀呈於儀制司。咨文方物呈於主客司故也。尙書何如寵南直婺源人。左侍郞馬之騏河南新野人。右侍郞周延儒南直宜興人。儀制司郞中王曰善湖廣江陵人。主客司郞中何萬化南直上海人。詢問我國賊報。皆以不知答之。疑信未定。悶鬱而已。夕禮部出票。當以十八日驗進方物。小甲又督呈文。聞袁軍門題本。以爲毛帥反形已具。請及時勦滅云。
十七日甲戌晴。在館。構草呈文。備陳毛差始終作挐之狀及歸路生釁之患。欲爲親呈。先令譯官等懇訴於提督。則館夫等齊進誣訴。以鮮人將欲潛買硝黃。留置土物於登州。至請棍覈譯官。提督偏聽其言。仍督取來呈文。且曰若以歸路生釁爲慮。則以上通事名呈文可也。仍出稽査出入簿一冊。有曰禮部提督莊。爲奉旨立簿稽査。以杜姦弊事。照得鮮人在館者。出入有禁。啓閑依時。防衛固嚴。稽査亦密。第法久人弛。甲夫積猾。居貢使以爲奇貨。甘言密語。內騙參貨。外騙客拜。百計籠絡。溪壑無厭。以至弱肉強食。追逋無法。鮮人在館。羈滯日月。査其宿弊。皆由私相受授。不行査考所致。况屢奉明旨。法令森嚴。貢使貿易。用柔遠人。勢難禁斷。但貿易有開市交易之期。物貨有驗包盤詰之擧。相應置立門簿二扇。仰副使通官收執。一。以記出物。一以記入物。每日除食用薪水外。一應貨物。逐一登簿。不許擅自交易。至於萬雜挨至閙市者。俱候本部進署之日。當堂稟明出入。仍令通官盡押。以杜弊端。如有寅夜夾帶。或踰牆遞送者。卽係違禁犯法。驗包之日。照驗不對査出。重責枷號。按律參送。決不輕縱。須至簿者。
十八日乙亥晴。在館。是日禮部當驗進方物。而提督以不爲呈文之故。不肯驗進。令小甲又督呈文。
十九日丙子晴。在館。小甲來督呈文。且曰提督貪婪無比。輸來土物。欲爲分利。若不從。必有生事之患。臣等更思之。當初若呈貿販咨於登州撫院。言順理直。可以呈文搪塞。而旣不呈咨。跡涉私賣。一向堅執。恐有意外之變。不得已以禹啓賢名呈文。序班陳允中,韓孔麒來見。詳問我國賊警。則前日塘報皆構虛云。副使舒桂榮送拜帖欑盒。卽爲回帖謝之。
二十日丁丑晴。在館。使黃孝誠獻方物于禮部。禮部該吏及小甲等。刀蹬驗進方物人情。
二十一日戊寅陰。在館。主客司驗進方物。小甲又索儀制司表文驗進時人情及郞中前禮單。聞留登船二隻爲毛差所奪去。
二十二日己卯晴。在館。禮部進獻冬至方物於內府。內府出票。求索人情。
二十三日庚辰晴。在館。儀制司驗進表文。
○二十四日辛巳陰。在館。
○二十五日壬午晴。在館。
二十六日癸未晴。在館。日南至。皇上親祀天壇。禮畢還宮。御皇極殿。受慶成禮。琉球使臣長史府左長史林國用送領受本國禮單移文。
二十七日甲申晴。四更頭詣闕。參冬至賀禮。洞開三虹門。列儀仗象輅於午門外。皇上御皇極殿。臣等於午門外行禮。相去隔遠。不得瞻仰穆穆之儀。而士大夫在班者。擧皆動止有度。亦可見中朝文物之盛矣。外國賀至者。惟我國及琉球。而琉球次於我國。其使臣閑習禮儀。亦善華語。問其國距中國幾何。答云得東南風六七日到福建。自福建至北京萬餘里云。詣光祿寺。領欽賜酒飯而退。象之狀獰甚。牙長二尺餘。鼻長過牙。吃草鼻取以納口。目甚細。足大如柱。右足紐以鐵鎖。長十餘尺。腰圍八九尺。衣以錦韀。著以金鞍駕輅。而列於午門外者六。
二十八日乙酉陰。在館。提督還送禮單人參。使之擇好品更進。無恥甚矣。
二十九日丙戌大霧終日。在館。小甲進呈果品。如葡萄紅柿林禽。皆如新摘。細糖藥果之類。亦曾所未見者也。

[崇禎元年十二月]
十二月初一日丁亥。夜雪朝晴。在館。小甲謄示琉球使臣呈表。略曰先王昇遐。世子尙豐請襲封爵。首尾九年。不蒙弔襲。小邦峻法。將前遣二官。已懲棄市。今復遣臣林國用。攄外國恭順之誠。循周禮九服之例。賫疏籲天。並呈咨文及本國保結。業已題奉聖旨。下部題覆。守候踰月。未蒙奏覆。伏因海隅小邦。土産全無。金銀罕見。以此久稽。伏乞早賜覆題。含恩命而永被龍光。襲封藩而世承殊寵云云。
初二日戊子晴。在館。序班來見言皇上逐日開筵。引儒臣講學。提督送拜帖及詩扇登科試券。
初三日己丑晴。在館。
○初四日庚寅晴。在館。
初五日辛卯晴。在館。聞袁軍門上本。奴賊來犯寧遠衛。
初六日壬辰晴。在館。
初七日癸巳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小甲持示通報。
初八日甲午晴。五更頭往參聖節初度演儀於靈濟宮。禮部及提督下人來索人情。不勝其擾。
初九日乙未晴。在館。朶顔三衛進貢㺚子百餘名入來同館。游擊彭姓人領兵衛護。小甲持示督帥袁崇煥塘報。
初十日丙申晴。在館。序班韓孔麒來言以明日往登州。要索盤纏。
十一日丁酉大霧。在館。韓孔麒與館夫及通事朴孝一,韓之望等。發向登州。聞毛鎭塘報。劉亥等投降云。
十二日戊戌陰在館。提督下館。
○十三日己亥大風寒甚。在館。
十四日庚子大風。在館。聞留登員役等持物不得換賣云。
十五日辛丑晴。在館。見毛鎭塘報。奴賊來屯鎭江。率官兵水陸並進。擒活夷四百餘名。斬三千級云。
十六日壬寅晴。在館。往參正朝初度演儀於靈濟宮。
○十七日癸卯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
十八日甲辰晴。禮部進聖節方物於內府。出票求索人情。
十九日乙巳晴。在館。序班來見。
二十日丙午晴大風。在館。以本國飢荒。上下馬免宴事。呈文禮部。
二十一日丁未晴。在館。
二十二日戊申晴。在館。禮部進謝恩方物於內府。出票求索人情。
二十三日己酉晴。在館。令譯官呈焰硝別貿咨於兵部。兵部以爲必有奏本。可以題請。無奏本不可爲之云。
二十四日庚戌晴。四更頭詣闕參聖節賀禮。一如冬至儀。三衛㺚子入參西庭。辮髮罽衣。形容醜惡。
二十五日辛亥晴大風。在館。周伴送來見。
二十六日壬子晴。在館。
○二十七日癸丑晴風。在館。
○二十八日甲寅晴。在館。
二十九日乙卯大風。在館。提督下館封印。
三十日丙辰晴。在館。提督令朝鮮琉球勿參正朝賀班。主客司郞中何萬化招通事言曰袁軍門以毛帥侵害你國貢使。故請改貢道於山海天津之間。說與陪臣知悉云。小甲來言聖節進賀時。三衛㺚子入闕。詣光祿寺領酒飯。提督適更衣於後廊。被㺚子侵辱。提督令㺚子等勿參正朝賀班。㺚子以爲朝鮮琉球不參則已。如或進參。吾等當攔入云。提督之令朝鮮,琉球勿參者。蓋以此也。

[崇禎二年正月]
二年正月初一日丁巳晴。在館。
○初二日戊午晴。在館。
初三日己未晴。在館。小甲來言軍門以毛帥移鎭登州事。通於各衙門。各衙門以此事狀。當爲奏本云。小甲徐庠之子爾雋及其師李楨國來見。
初四日庚申陰。早朝提督下館開印。臣等進見。
初五日辛酉陰。在館。
○初六日壬戌晴。在館。
初七日癸亥朝陰晩晴。提督下館。以勿改貢路事呈文。大堂之意。稟於提督。答曰此事出於袁老爺題請。皇上及朝廷方倚重袁爺。決難更改云。且請票帖。卽出票給之。
初八日甲子晴大風。在館。早朝副使舒桂榮下館送小帖。有曰舊國王因何失國。今國王因何得國。舊王見居何地作何狀。須將前後事情。備細開示。以便呈報云。臣等答以廢主得罪倫紀。先寡君昭敬王妃金氏。奏聞皇朝。因小邦臣民歸向之心。請立今王。欽蒙皇朝特允。封典曲折。詳在奏本中。廢主處於王京一日程江華都中。供奉無闕。仍問副使曰其時奏本必當在於大部。何以有此問也。副使答曰尙書未知其由。使之開報云。巳時往禮部。先詣主客司呈文。懇陳山海天津水路險惡。難以得達之狀。郞中曰雖則然矣。袁老爺旣爲題請。皇上及朝廷一從袁爺之言。登州之路。不可復通。此外如有別樣好路則好矣。臣等答以更無可通之路。郞中曰陪臣回國。啓知國王。奏請可矣。要見袁本則郞中令堂吏出示。看未過半。遽卽取去。大槩謂朝鮮媾倭款奴。改貢路於山海。以杜隱憂事也。見甚驚駭。是日寒甚。尙書不爲坐堂。因姓黃堂吏投呈後堂。堂吏謂譯官曰袁爺乃外皇帝。皇上言聽計從。你等貢路勿改之請。雖用累千合。決不可諧云。
初九日乙丑晴。在館。
○初十日丙寅晴。在館。
十一日丁卯晴。在館。陳允中來言禮部以改貢路事。俱爲上本。時未啓下云。
十二日戊辰晴。在館。
十三日己巳晴。在館。聞以上元張燈。放暇三日。往登館夫二人先回。員役等已發行云。
十四日庚午晴。在館。禮部堂吏謄示袁軍門題本。乃禮科抄出改貢路一款也。
十五日辛未晴。在館。貿販譯官朴孝一,鄭夢台等回自登州。聞本國消息及毛差奪去船隻靑布收稅之事。
十六日壬申晴。在館。
○十七日癸酉晴。在館。
○十八日甲戌陰在館。序班等來見。
○十九日乙亥陰。在館。
二十日丙子晴。在館。皇上幸國子監謁聖。夕還宮。子夜大風。沙塵漲天。
二十一日丁丑晴。在館。
二十二日戊寅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稟以辨誣呈文事。提督曰待大堂出座日。當出票給之云。且請懇告大堂。以雪寃枉。提督許之。令謄寫呈文一通以來。出票時又求索土物。
二十三日己卯晴。在館。
○二十四日庚辰晴。在館。
二十五日辛巳晴。在館。館夫言袁軍門移文封閉海口。你國船隻將送于廟島云。
二十六日壬午晴。在館。
二十七日癸未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令譯官請出二票帖。呈辨誣文於禮部。又呈事完通狀於通政司。提督卽爲諭帖云通官來稟欲遞事完通文。今各衙門俱以考察自陳不坐堂。且待賞本旨下去投亦爲未晩。又陪臣仰陳誣寃。冀蒙矜察。以憑轉奏。一呈本府。已對大堂爲朝鮮細陳其寃。俱各洞然。毋煩致辨。其原呈待大堂坐堂日。卽爲轉送云。考察乃考績。五年一次爲之。
二十八日甲申晴。在館。
○二十九日乙酉晴。在館。
三十日丙戌晴。在館。韓孔麒來言禮部移文袁軍門。問貢路改易與否。覆題云蓋以前日呈文之故。並爲枚擧行文云。

[崇禎二年二月]
二月初一日丁亥陰。在館。
○初二日戊子陰。在館。
○初三日己丑晴。在館。
初四日庚寅晴。在館。聞皇后周氏巳時誕生皇子。
初五日辛卯晴大風。在館。夕主客司郞中招通事面諭改貢路覆題事書送。末端結語云現在進貢陪臣。原從登海而來。舟楫尙待于登州覺華。未諳夫新道相應。暫放登還。俟其歸國。料筭停妥。自今歲爲始。往來貢道。悉從覺華島以入。伏乞勑下臣部。一。移文撫道。放前貢臣從登州歸國。一。咨諭朝鮮。令後貢臣從覺華島以入。庶柔遠之仁與牖戶之防。兩得云云。
初六日壬辰晴。在館。聞禮部一本。琉球中山王世子尙豐。請襲父爵。奉聖旨。
初七日癸巳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臣等面請出票呈文。提督答曰大堂以考察不坐。我當袖去。親呈於私第也。又稟事完通狀。答曰過十五日考察後。卽爲出票也。又問皇子誕生陳賀時。陪臣當爲隨參。而一昨陳賀。不得隨參。極爲未安。答曰過十四日大陳賀頒詔時。當卽隨參矣。
初八日甲午晴。在館。禮部堂吏來言皇子誕生慶詔。如不遣天使頒降。例應差官賫去。差官納賄願往者甚多。你等多用人情。可以預圖云。臣等答以慶詔之頒。自有規例。惟俟天朝處分。安用人情。
初九日乙未晴。在館。
初十日丙申晴。在館。禮部堂吏謄示貢道覆題草本。
十一日丁酉晴。在館。提督送諭帖曰皇長子誕生。天朝例應遣使頒諭屬國。今朝鮮慶賀陪臣在館。若順賫歸藩。亦稱兩便。爾衆酌議妥當。翌早具呈大堂。以憑奏奪施行。年月日。諭朝鮮國陪臣知悉。小甲言此事在大堂酌處。提督不當干預。而爲此諭帖者。欲爲受賂。禮單不可不優給。如不從之。當以差官賫送云。臣等答之如答堂吏之語。仍答提督諭帖曰竊詳示諭。深仰老爺顧恤小邦。欲爲省費之盛意。第皇朝誕降。乃是天下之大慶。而遣使頒諭。又是屬國之至榮。詔勑順賫與否。下邦陪臣不敢擅便。伏惟老爺酌宜裁處。
十二日戊戌晴。在館。禮部堂吏謄示貢路事。奉聖旨。這朝鮮貢道覆議旣確。今歲著從覺華島入遼平照舊。現在陪臣。暫放登還。俱如議行。朝鮮恭順。方協力圖奴。每歲兩貢。准一次齎行。以休煩費。你部便咨諭該國王知道。
十三日己亥陰。在館。小甲來言提督要詔勑順付禮單。否則當送差官云。
十四日庚子陰。在館。禮部送曆日一百一本。一本乃御覽件也。
十五日辛丑陰。在館。
十六日壬寅晴。在館。小甲以提督之意。來督禮單。臣等答以奉勑事完後當給之云。
十七日癸卯晴。在館。
○十八日甲辰晴。在館。
十九日乙巳晴。在館。小甲來言禮部以你國頒詔事。數日內當爲上本。而差官納賄願往者甚衆。館夫張國祿者。方多聚銀。兩圖屬於差官之行云。
二十日丙午晴。在館。聞考察犯贓者多至一百三十餘員。而皇上以犯贓者。皆是小官而無大官。勑下吏部。更爲査覈云。
二十一日丁未晴。在館。禮部堂吏及儀制司該吏。納受人情而去。
二十二日戊申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以考察未下。各衙門不坐之故。不許事完通狀票帖。聞差十三省頒勑天使。侍講朱之俊,副使行人姜應甲往浙江,廬鳳,淮楊等府。侍講許士榮,禮主事閔心鏡往徽寧池,太安,慶廣,德州。禮部南中允,陳仁錫,中書弓省距往河南,廣平,順德,大明,永平等府,山海關,遼東。侍講伍錫衮,中書劉宇揚往雲南,貴州等處。禮科仇維楨,禮主事王原昌,工科劉安行,禮主事河閎中往湖廣。行人郭建邦,李獻往山東。行人談性學,汪桂往陝西,四川,潼關。行人李日登,郭維隆往福建,江西。行人李日燁,陳萬齡往廣西。奉聖旨。
二十三日己酉晴。在館。儀制司該吏持示禮部一本。謹題爲傳奉事。議制司案呈照得。崇禎二年二月初四日。皇子誕生。例該頒給詔書。前往朝鮮國諭知。案呈到部看得。聖嗣篤生。普天胥慶。誕敷明詔。歡同華夷。例差翰林六科二員。前往朝鮮開讀。已經題奉。欽依在案。皇華特遣。實爲下國之榮。而皇使鼎臨。亦有供帳之費。及査天啓七年皇上登極詔書。欽奉明旨。止令該國陪臣順賫。蓋於率由舊章之中。寓體恤小邦之義。所以省其物力。用奬忠勤。無非聖明之德意也。今此喜詔。或以事關大典。仍遣專官。抑念往返費煩。姑從新例。理合恭請聖裁。勑下臣部。遵奉施行。謹題請旨。奉聖旨朝鮮慶詔。照登極例。著陪臣順賫開讀。以見體實該國之意。
二十四日庚戌晴大風。在館。
○二十五日辛亥晴風。在館。
○二十六日壬子晴風。在館。
二十七日癸丑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賂堂吏金天吉等。出事完通狀及禮部呈文票帖。
二十八日甲寅晴。在館。
○二十九日乙卯晴。在館。
三十日丙辰陰。以呈文事往禮部。尙書以位不齊不坐。投呈後堂。

[崇禎二年三月]
三月初一日丁巳晴。在館。
初二日戊午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禮部堂吏持示呈文批下云朝鮮累世恭順。據呈備悉誠悃。督帥請改貢道。意在申嚴登州海禁。不專爲該國也。宜益矢忠貞。勿懷疑慮。
初三日己未晴。在館。
○初四日庚申晴。在館。
初五日辛酉晴。在館。令譯官呈事完通狀於通政司。左參議楊紹震言你國事機。與前有異。硝黃弓角。不可容易許貿。必得提督許貿公文。然後方可准許云。
初六日壬戌晴。在館。
初七日癸亥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以硝黃弓角許貿事。成送移文於通政司。聞登州消息。水手等自正月不爲放料。擧皆飢餓。以船上回糧支放云。
初八日甲子晴。在館。
初九日乙丑晴。在館。聞百官陳賀。頒詔天下。
初十日丙寅晴。在館。聞西黑酋扠漢兒俱叛。
十一日丁卯晴。在館。
十二日戊辰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以速爲打發事呈文。卽出票催督硝黃弓角領賞等事。又令序班往內閣。探問奉勑日期。
十三日己巳晴。在館。通政司受事完通狀。而正堂不坐。不爲成帖。故不得移送禮部云。
十四日庚午晴。在館。小甲來言表裏禮物次知該吏處。當給人情云。
十五日辛未晴。在館。禹啓賢,黃孝誠進往通政司。始移事完通狀於禮部。堂吏謄示皇長子誕生勑書。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帝王膺天眷而奉宗祧。首重元儲。尤隆世嫡。朕以妙躳。嗣服丕基。夙夜祗念。我皇考皇祖。集慶發祥。源深緖遠。佇昌嗣續。仰慰貽謨。玆荷上帝居歆。宗祊垂祐。以今年二月初四日。第一子生。係皇后周氏出中闈。開冢胤之光。萬國愜元良之祝。肆頒渥澤。覃被多方。所有恩條。臚列如左。於戲震祥肇毓。坤元贊乾。始以凝休。渙號鴻宣。解澤麗巽。申而布令。誕告中外。咸使聞知。崇禎二年三月初九日。
十六日壬申晴。在館。
十七日癸酉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呈文催行。序班要索奉勑人情甚多。提督送扇子求題詩。
十八日甲戌晴。在館。
十九日乙亥晴。在館。序班持前日受勑時禮單人情單子示之。答以前規雖如此。勢難一一應副云。
二十日丙子晴。在館。
○二十一日丁丑晴。在館。
二十二日戊寅晴。在館。領欽賜下程冠帶。羊七口。鵝七翼。 出正廳。一拜三叩頭。
二十三日己卯晴。在館。序班刀蹬奉勑人情。不得已依前例許給。
二十四日庚辰晴。在館。
二十五日辛巳晴。在館。序班謄送詔勑草本。且云詔勑批紅已下。而適乏金錢紙。未得正書安寶。俺等進司禮監方催督云。
二十六日壬午晴。往國子監謁聖廟。廟在三重門之內。祗謁於中庭。見正門左右。列石鼓十一枚。字畫磨滅不可曉。適値正堂開座。博士官十餘員來見臣等。問毛帥住箚貴國。未有擾害否。臣等答以毛帥在於孤島。不相干涉云。又往天壇。周廻十餘里。曠庭植柏成行。內有殿宇。榜曰大享殿。上宇下壇。壇內東西。各設位座。以爲祭天配祖之所。殿之西南。有皇帝齋室。殿內設御榻浴室。扃鏁甚嚴。不得開見。
二十七日癸未微雨。日晩開霽。詣闕領賞。
二十八日甲申晴。四更頭詣闕。謝欽賜賞物。
二十九日乙酉晴。在館。伴送周世登來見。要索盤纏。且言奴賊萬餘騎。來屯鐵山。鈔略蛇浦等地。擄游擊毛姓人而去。其言雖不可信。而聞之驚駭。

[崇禎二年四月]
四月初一日丙戌陰。在館。小甲謄示吏部都察院接出聖諭。懲治魏璫文武官員全報。
初二日丁亥夜雨朝晴。在館。
○初三日戊子晴。在館。
初四日己丑晴。在館。聞以天旱。皇上親禱宮中。分遣祭官。禱于南北郊鎭國,昭應廟等處。
初五日庚寅晴。在館。
○初六日辛卯晴。在館。
初七日壬辰晴。在館。提督下館。開市許貿年例硝黃弓角。令館夫設辦。邀諸名官會飮。禮部郞中員外四五人來參。下庭親點貨物。問其價之高下。
初八日癸巳陰。卯時詣闕。將受勑。內閣下人及閹官刀蹬人情。序班陳允中亦爲慫惥。貸銀准給後始許入。由午門左掖門而入。過金水橋。登會極門月廊。臣等向闕牌前跪四叩頭。翰林奉勑授使臣。使臣跪受。四叩頭而出。誥勑文張四知所撰。勑書則倪元璐所撰也。
初九日甲午晴。在館。
○初十日乙未晴。在館。
○十一日丙申晴。在館。
十二日丁酉陰。在館。提督及兵部郞中到館驗包。
○十三日戊戌晴。在館。
十四日己亥晴。四更頭詣闕辭朝。囉嘛國僧人十餘名爲進貢而來。戴白巾著朱衣。
十五日庚子微雨。巳時發行。出自河岱門。館夫等來餞于門外。夕抵大井店。是日行四十里。
十六日辛丑晴。曉發大井店。朝火于良鄕縣。夕抵涿州東館馹。是日行一百二十里。聞登州客商朱姓人之言。毛營差官三月初到登州。奪取第五船。裝載軍糧。送于皮島。差官則留待臣等之行云。
十七日壬寅晴。早發涿州。午憇新城縣。夕抵白溝店。是日行九十里。
十八日癸卯晴。早發白溝店。午憇雄縣。過易水。夕抵香城舖。是日行九十里。
十九日甲辰。密雲不雨。早發香城舖。午憇新中鎭。夕抵河間府南館馹。是日行九十里。道逢一差官。言袁軍門上本。請令毛帥移鎭寧遠衛。聖旨允下。此後則毛帥不得侵害你國貢使云。
二十日乙巳晴。早發河間府。午憇獻縣。夕抵富庄驛。是日行一百里。
二十一日丙午晴。早發富庄。午憇阜城縣。夕抵景州。是日行九十里。夜見白氣橫天。有如長虹。自東指西。其長竟天。
二十二日丁未大風。早發景州。午憇德州。由間路而行。夕抵土橋舖。是日行九十里。
二十三日戊申曉微雨。早發土橋過陵縣。午憇鳳凰舖。夕抵臨邑縣西館馹。是日行九十里。
二十四日己酉陰雨。早發臨邑。冒雨行三十里。抵王家坊。
二十五日庚戌晴。早發王家坊。午憇濟陽縣。阻雨止宿。是日行七十里。
二十六日辛亥陰。早發濟陽縣。渡楊河及濁河。午憇鳳家店。道遇登州客商陳姓人。言毛差率家丁百餘名。三月初到登州。夜打水城門。突入作挐。兵備道令敺逐之。毛差優送禮單。兵備許令上岸。遂奪取使行第五船。裝載軍粮。待使臣之還。押回皮島云。夕抵鄒平縣。是日行一百二十里。
二十七日壬子晴。早發鄒平。過長山縣。道遇登州兵備中軍朱應辰。問我國消息。答云俺以招致劉愛塔事。承差往皮島。毛帥言奴賊數萬騎。來屯宣鐵地方。借船於朝鮮。要攻皮島。而國王不許。誠爲可嘉云。劉愛塔則不爲入送。兵備將此事意上本。故賫往北京云。問毛差留登與否。則答云留登已久。而以軍門廵到故。兵備道嚴督發送。想已回還云矣。夕抵金嶺驛。是日行一百里。長山縣主。乃劉鴻訓伴傏也。言於譯官曰劉爺昔年奉使你國。你國人以爲如何也。譯官答以東人至今稱道盛德。第未知緣何被參遞職也。答曰因偏黨相攻擊。而然劉爺無所失。攻之者皆貪墨之人云。
二十八日癸丑晴。早發金嶺。午憇淄河店。到靑州少憇馬耳門上。有馮姓人。言軍門以防海事廵向登州。蓋緣你國有事云。欲詳問則曰煩不敢言。只書毛字示之。更爲密問。則言毛帥以借糧事。擧兵向你國云。其言雖不可信。而心甚疑慮。夕宿州之東館馹。是日行七十里。
二十九日甲寅晴。送先來譯官朴孝一,張後堪于登州。早發靑州。午憇堯溝店。過昌樂縣。夕抵周流店。是日行一百里。
三十日乙卯晴。早發周流店。過濰縣。有我國人全海龍者。丁卯歲以冬至使格軍。遺落濰縣。願與俱還。卽爲帶來。午憇寒亭店。夕抵昌邑縣東館馹。是日行一百二十里。

[崇禎二年閏四月]
閏四月初一日丙辰晴。早發昌邑縣。午憇卜庄店。渡新河抵掖縣之沙河店。是日行一百里。
初二日丁巳晴。早發沙河店。過萊州府掖縣。知縣洪恩炤出候。廵按御史於路左。軍卒塞路。午憇州東十里舖。夕抵朱橋驛。是日行一百一十里。
初三日戊午晴。早發朱橋。午憇黃山驛。夕抵黃縣。見留登團練使文告。毛差船十餘隻。三月初到登州。搜括各船。劫奪什物。又取第五船載糧。先送于皮島。登極使所留船隻。幷爲奪去。待使臣還登。偕往皮島云。而以濟南軍門廵到之故。差官避在廟島。其家丁則留守登極使船隻。以待使行之還云。
初四日己未陰雨晩霽。卽發黃縣。午後到登州船所。第五船果爲毛差所奪去。是日行六十里。昏大雨震電。
初五日庚申晴。留登州。早朝詣軍門。見官問我國地方奴賊來犯之說。答以未聞。又辭於兵備道令免見。海防廳中軍送牌文。當以初六日驗包云。廵按御史王政新。是日廵到。
初六日辛酉晴。留登州。早朝往辭摠兵衙門。令免見。許給火藥。臣等將還推登極使船隻。而毛差家丁知幾先避。掉舟而去。
初七日壬戌晴。曉祭海神。未時乘順風發船。過廟島鼉磯島。夜半過皇城島。
初八日癸亥晴。曉頭風勢不順。迤向鐵山嘴。舟子極力斜帆而行。巳時到泊旅順口。聞毛帥來住平島。是午發向皇城島。舟艦蔽海而過。初昏唐船不知其幾隻。擁入港口。問之則毛帥因風勢不順。自皇城回來云。最後我國船一隻來到。乃譯官金彥渾,領將朴楫爲迎候臣等來也。
初九日甲子晴。留旅順口。早朝行見官禮於毛帥。毛帥在船上。命坐待茶。先言你國貢道。改由覺華島。此路決不可通。我當題請因舊登路矣。臣等答以如此則小邦蒙老爺之恩莫大。又以帶來本國迎候船隻稱謝。答曰你國王誠賢君。而備宰邊將不能遵奉。以誤國事。誠可痛心。我住你國。于今九年。彼此心腸。豈有不知之理哉。我厚受皇恩。官至都督。追贈四代。榮寵極矣。有何異志。而你國邊臣做出虛言。稱以擧兵向王京。使我致此狼狽。此何道理。頃因糧乏。求助於你國。則國王欲許。而備局一向搪塞。至於奴賊。今日借糧而許之。明日借之而又許。殊不知壑欲難充。其心不可測也。顧今賊勢有可勦之機。當送銀子于你國。多買戰馬。協力討賊。而你國諸臣。自來如此。何可期也。國王賢君之說。嘖嘖不離口。初昏毛帥發向登州。舸艦六十餘隻。軍兵數萬。降胡三百。並爲帶去。
初十日乙丑阻風。因留旅順口。
十一日丙寅陰。阻風因留旅順口。夜大風雨。
十二日丁卯陰。大霧蔽海。巳時乘順風發船。過平島三山島。酉時過廣鹿島。徹夜而行。
十三日戊辰晴。黎明過石城島。風勢不順。投泊鹿島港口。初昏因順風發船。曉過薪島。
十四日己巳晴。午過車牛島。風勢不順。斜帆而行。酉時泊于皮島。逢管餉使臣成俊耉。詳聞朝廷消息。
十五日庚午陰。阻風因留皮島。巳時送先來譯官及軍官二人。渡蛇浦由宣川路上京。
十六日辛未晴。發船泊于杻島。風勢不順。棹舟還向蛇浦。過薪彌島後。夜半泊甘城島。定州地
十七日壬申晴。午移泊于蔚島。初昏發船。竟夜而行。
十八日癸酉晴。午到泊于平壤石多山。○臣等留京師六箇月。而牢鎖孤館。不得以時接見通報。其於天朝事情。有同聾瞽。大槩皇上幼冲。紀綱委靡。朝廷粉飾昇平。不以外虞爲慮。貪風大肆。上下同流。如提督主事禮部郞官。公然出票。徵索土物。而提督尤甚。每入後堂。與館夫附耳私語。以牟利爲事。又如序班副事衙門胥吏小甲之類。日日誅求。罔有紀極。琉球使臣從人只五六。館夫等不爲顧存。僅通薪水。事完經年。無贈賂之物。打發無期。中朝如不革此弊。外國朝聘之禮。幾乎息矣。惶恐敢啓。



아현.